激活码:
激活码在线下载 一句话,你要用心去感受,才会写出好的专访来,否则就像高考作文了,1个小时非要憋出一篇文章来,孰不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意境。
7.一本《程序员》,既有Java的文章,又有.NET的文章,C++更是必不可少,此文还有脚本语言;而从产品上分,又包为B/S、C/S两大部分,往下则细分为SCSF、WEB、Service等等等等,哦,还有DB。我很奇怪,有多少人能把这些文章通览,也就是说,买一本《程序员》,搞不好只有1/N看得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划算,于是Java的人去泡Javaeye,.NET一系去泡博客园,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于是,《程序员》只能降低门槛,把选录的技术文章定位为浅尝辄止和入门科普,希望能招徕顾客。但是,这种策略现在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程序员》明显是在自掘坟墓,把自己定位为垃圾中的战斗机。
8.最后是杂志末尾的精品图书推荐。唉,这一块是最适合自由发挥的了,往往这个领域资深行家的一篇书评,是最有价值的文章,可以可以告诉大家哪些是精品那些是垃圾。这一点,图灵出版社搞的那个google论坛上做的是不错的,为什么不去参考一下呢?而现在的结果是,这一部分被做成了广告,不管是好事还是烂书,只要出版社给money,都能登上去。
挺好的一个idea,被糟蹋了。
上面谈到了侯捷等人,说实在的,我对他们还是蛮尊敬的,因为他们在翻译和普及上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只是说,他们不适合再出现在《程序员》这本给一线程序员读的书。这就涉及到《程序员》到底是一本什么杂志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如果连主编都稀里糊涂,那你还是把位子让出来吧。
作为一线程序员中的一员,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需要的是有思想的文章,什么是有思想?不必全对或全错,只要一针见血,不怕争论,越激烈越好。因此,让那些不疼不痒的软文见鬼去吧,让那些基础入门的文章去死吧,把那些用来毕业的硕士博士论文都打回原形吧,将借此宝地来打知名度的牛鬼蛇神们都婉言谢绝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萧规曹随”,大概是现在的主编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所以现在的《程序员》和孟岩时代一样,没有太大变化。唉,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把《程序员》当作兴趣和把《程序员》当作职业,所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尤其是坐在主编这个位置上,就定下个这个调调,然后上行下效,整本《程序员》就都死气沉沉的了。
话说,孟岩早就拎包走人了,想必是看到了这一点,实在干不下去了。接下来是刘江,继续拆东墙补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