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年最火的创业赛道是什么,一定有少儿编程教育的位置。
少儿编程教育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一般来说,针对6-18岁的少年儿童开展的编程教育,现在,最常见的形式是线上和线下模式相结合的课外培训。根据先易后难的学习进程,少儿编程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Scratch或是仿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教学,以培养兴趣、锻炼思维为主,趣味性较强。另一类是基于Python、C++等高级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教学,目标往往是参加信息学奥赛等科技品牌赛事。
自从年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各中小学设立人工智能课程并推广编程教育之后,各地的少儿编程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政策利好让原本冷清的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变得热闹起来,少儿编程机构的成立数量不断上升,一些原本没有涉足过少儿编程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搭上了“风口”,准备一飞冲天,可随之而来的行业乱象也开始大量肆意滋生。
01
培训一个月即可上岗编程老师
学习少儿编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教学水平。但是让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是,很多机构的师资根本达不到标准。有记者曾伪装成求职者去应聘少儿编程老师这个职位,他给自己设计的简历是这样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所学专业与计算机无关,只有半年助教经验。按理来说,这样的简历应该远远达不到一个少儿编程老师的招聘标准。结果这名记者竟然收到了三家培训机构的面试通知。到了面试现场,记者声称自己只有计算机二级证和自学java的资质,结果该机构既没有让他临场授课,也没有让他做编程相关的测试,仅让记者填了一份性格色彩问卷之后,就让他通过了面试。录用通知书里,显示记者只要培训一个月,就可上岗。不用教师资格证,不考察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简单培训即可上岗,这就是该机构的招聘现状。
02
课程内容简单敷衍、杂乱无章
有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的编程课程,其实只是图形化编程教育。学生们只要改一改参数,把模块化的指令拼接起来,就能够完成课程,类似于搭积木。大部分人都能在50课时左右的学习之后就基本掌握这门课程,然后就会陷入无课可学的境地。如果想继续学下去,那就只能学习那些更深层次的C语言、Python,但这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是很有难度的。简而言之,很多孩子都只能学到编程语言的皮毛,除了激发兴趣之外,没什么大用。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少儿编程教育尚无一套具有普适性的课程标准,这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开发和教研造成了挑战。因为编程教学中并不存在固定的标准答案,完成一个“任务”的途径千百种,建立这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自主性思考学习的教学课程本就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这使得整个少儿编程行业更多的是把一些计算机类的课程直接抄下来,开始对小学生去进行一套从程序设计、数据库到嵌入式、人机交互等课程的低龄化改造。但这种做法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成长发育的特点。
03
利用“升学说”过度贩卖焦虑
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编程的目的中,有一个很直接的因素——帮助升学。近些年来,跟编程相关的竞赛越来越受到主流的认可,有些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中,也明确写到,获得过某些编程竞赛的考生具备申请条件。这样一来,便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本着利于升学的目的,把孩子送去了编程教育机构。尽管有老师抱怨道“一二年级的孩子连鼠标都握不住”,但仍有类似年龄的孩子如潮水般涌来。可见,为了让孩子升学,家长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甚至冒着被商家收割的风险。但事实上,升学与“少儿编程课程”并无直接的关系,升学的主要判断标准还是考试的分数。而帮助升学只不过是商家为了招商引流博噱头而造的声势罢了。
//寄语//
少儿编程教育行业乱象丛生,就是掐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但是在选择的时候家长们还是要擦亮双眼,一定要注意以上三点,切勿被黑心机构“忽悠”,毁了孩子的童年。同时少儿编程教育仅仅是少儿教育的一小块,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少儿编程,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画画,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跳舞,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给孩子学,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在这样乱象丛生的少儿教育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学习并为其未来踏入社会所用。
关爱青年计划·新媒体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