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行业都被新冠疫情无情打击的时候,互联网因为减少了线下环境的依赖,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个时候,互联网+时代下的“程序员”这个群体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仍有很多同学想要进入相关岗位,随之而来的就是——
ComputerScience专业,它更火了。
如果你对CS专业感兴趣,这次的干货,请你一定耐心看完。
1
在海外读CS,有什么优势
目前,海外高校在CS技术的教育方面还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高校课程设置比较solid,可以接触到前沿的计算机科技,学习各种难度比较高的课程。除此以外,学校也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职业发展上的优势也很多。
对于想在海外求职的同学来说,CS是个需求量很大且选择比较广的专业。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无论在英美,还是其它热门留学目的地,CS专业的就业机会相对其它专业的同学更多,薪资也比较理想。
根据PayScale的调查,CS专业是最好就业及薪酬最高的专业之一,硕士平均年薪达$85,,同时博士的起薪在$,也是比较常见的。
图源PayScale
同时,作为STEM专业,CS专业毕业生在美国有三年的opt,大家喜爱的互联网科技、金融公司也普遍更容易接受国际生,是积累海外工作经历的宝贵机会。
如果毕业后想立刻回国,美国的CS项目通常学制在18-24个月,有一次暑假的机会可以进入当地的IT企业实习,这也为在海外实习工作带来了可能。
因为海外疫情,实体行业收到了冲击,但互联网企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对线下依赖较小,fb、google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行在家线上工作,从招聘到办公都可以在线上进行。相对传统行业优势,岗位需求和待遇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比如亚马逊最近的普遍涨薪,也体现了互联网企业对留住职工的诉求和愿望。
亚马逊把最高基本工资从16万美元提高到35万美元-SBJ
2
英美项目对比
英美的CS硕士项目都比较热门,各自也有自己的优劣势:
美国高校的CS项目通常学制1.5-2年,授课型和研究型项目都有,研究型项目可以选择跟着导师做项目发论文,授课型项目上课完成学分即可。
美国的项目设置和分支相对英国要多一些,除了传统的CS,还有AI类的项目、DS、SoftwareEngineering等,有些项目为转专业学生专门设立。
宾大MCIT项目:明确为非CS本科专业同学开设
英国CS项目多为1年制,大多数为授课型,完成课程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项目比较“短平快”,但对转专业申请相对不太友好(为转专业学生设置的项目比较少),还有院校prioritylist的限制。
在CS的世界里,也有独立的院校排名,基于论文指标的计算机科学机构,并可以了解到院校们侧重的研究方向
3
如何转入CS专业?
很多同学可能都考虑过转到CS专业,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如果你是文/商科生:
美国高校有许多专门为没有太多数理背景的文/商科生设立的项目,只要三维成绩比较不错,成功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对跨专业申请人是比较友好的,不限专业背景要求,目前该项目在读学生有人,只有40%的学生本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而30%的学生完全没有任何计算机背景(例如读过相关课程、拿过辅修专业等)。
然而,就算项目对申请者数理背景要求不高,我们仍然建议大家在申请之前修1-2门数学或编程相关的课程,这样在写文书的时候才能更有力地说明为了转专业而付出了什么努力,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你的文书和简历内容就会比较空洞且没有逻辑性。
具体先修课程参照每个项目的入学要求
除了补充相关课程,我们也推荐大家参加编程相关的科研项目,尤其是一些难度适中的线上科研(机会比较多,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建立对IT行业内的工作、科研难度的认知,以及对流程的了解。
如果你是非CS的理工科学生:
相对来说,理工科学生(尤其是ME、EE、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转申CS会更容易,选择也更多。这部分同学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在原有理工背景上,增加更多CS先修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C++,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
本科期间尽量找学校里的导师做些科研项目,或者做些相关实习补充对应经历,经过这样的准备,申请者可以选择的细分方向就更广。
“曲线救国”未尝不可:
除此以外,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选择交叉学科完成转码这一步,比如:
生物→生物信息学
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反馈
设计学→游戏开发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教育→教育技术学
......
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懂CS的人才,所以越来越多学校也在开设这样的跨学科项目。CMU计算生物学硕士就由计算生物学系和生物科学系联合开设,要求申请者拥有一般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对于这些交叉学科的称呼不同,例如生物+CS,有些学校称之为bioinformatics,有些学校则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