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下周软微就要公布复试线了,最近许多同学都在私信询问关于软微复试的详情,小苏特邀北大软微各专业上岸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复试经验,干货满满!文末有惊喜!复试翻盘的秘诀以及软微上岸密码等着你!
今天是北大软微计算机上岸学姐的经验分享,赶紧瞅瞅(以下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本篇文章里面写到的东西,可以称作我个人的感受,亦可称作考研复试经历的总结,不过我还是不太敢把它称作为经验——正如马克思主义还要中国化才能发挥出它本身的威力一样,一些学科的学习方法可能只适用于我。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准备考软微复试的朋友们,还是一定要批判地看我写的这些东西为好:
软微风景
网上一定有很多经验,超多学长前辈在里面告诉我们:复试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慎重思考正确看待这句话,至少我认为前辈们的意图更多的是在于告诉我们不要紧张,不要把复试想得太难而畏缩……但是并不是告诉我们,整天玩游戏看小说睡懒觉也是可以通过复试的。当然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基础扎实得难以想象,或者他们的智商高得超乎寻常,或者他们的学习能力无与伦比……所以他们可以准备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通过复试。不过我坚持认为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我身边那些同学更多的是和我一样,早晨7点起来去图书馆排队,晚上10点半顶着星星回宿舍睡觉,三个月里如是周而复始……所以我认为,复试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付出努力了不一定能够得到回报,然而不付出努力一定得不到回报”。所以还是抓紧时间看书和一些苏世的复试资料,之后模拟面试就好多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早点开始准备复试。
接下来和大家说一下复试的一些情况吧:
时间与效率
这两个概念之间辩证的关系实在很令人玩味……我觉得没有一定的时间作为基础,即便是再高的效率也难以完成如此多的工作量。但是反过来,看著书愣神1小时还不如认真学习20分钟。所以我一般如果困了想都不想直接趴下睡觉,睡醒了看书总比混混沌沌地学习强!
在准备复试的三个月里里我们需要经常获取消息,我觉得每天花10分钟或每周花1小时浏览网上的消息比闭门造车三个月要强。不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那就是什么人都可以编造一点消息然后称作是内部信息发上去。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大家的辨伪去妄能力了,呵呵。当然有人会问如果我抑制不住的想玩游戏怎么办。我觉得一般人晚上10点半回到宿舍以后就没有什么精力再晚点什么了。
获取信息
历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专业排名,导师信息,专业方向都可以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找到苏世这边也有汇总。而复试书目,复试内容等等任意一所大学/研究所的研招网站上都应该有所涉及。我觉得准备复试的时候首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诸如推荐书目等等没必要问前辈,这种东西在网上一搜能够搜到很多;有的东西也许前辈也帮不上什么忙(比如那些与你自身实际结合紧密的问题)。我觉得前辈们能够给予的帮助,是能给我们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或者对我们的计划做出评判,给点建议。我觉得还是有宽裕的时间去网上查找一些东西的——所以在发问之前,还是多翻翻以前的贴子或者精华区吧。
复试题库与模拟面试
题库是宝贝。我之前说过的揣摩面试官问问题思路,主要就是通过题库来揣摩。模拟面试我觉得也就是让大家熟悉一下复试环境,锻炼大家10分钟解决快速问题的能力。模拟题的提问不一定能反映出你的综合水平——但,模拟面试值得尝试。
时间分配
首先,最好把时间按照考研初试作息分配。比如上午8点半到11点或者11点半看八股文或者,下午2点到5点看口语或者代码题。晚上就可以随意了。
另外三个月里头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12~1月,这个时候主要是基础(第一轮复习)。1月~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是提速期。公布成绩月~复试,这个时候也可以说是提速期,但是提升曲线应该比暑假陡很多。可以说复试成败多少取决于你在这三个月里提升了多少,到达了什么层次。
其次,我比较习惯“弹钢琴”的方法来复习,即一天看多门课。复试复习的一大感触就是所有科目都不可偏废。当然每天看10门课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不过考虑到代码题和口语属于细水长流的,最好每天都看看(不过也不用太花时间,两者加一起1个半小时就够了),一天看3门课也不是不可能。
再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要加以重视。我之前复试复习在项目上投入了一定的时间,但是最后关于项目的问题回答的还是很不理想。而口语也难谈满意。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能畏难,短板毕竟是短板,这个时候就不要玩鸵鸟算法了。
最后,也是第一大点的最后,复试复习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我敢保证谁都不太可能在这三个月里头都心如止水,情绪没有一点波动。但是我始终相信一点,走到最后,终点毕竟是晴空。
流程
面试的第一项是口语。不同的老师问的题目可能不一样,比如让做个简单的self-introduction,而一些老师是让在3-5分钟里用英语阐述对人工智能专业的理解——题目都是轮到自己面试才知道,所以为了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最好提前准备吧。
然后会问一些跟专业有关的问题。不要心存侥幸心理,面试现场一般牛人都会亲自坐镇。所以如果有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坦白说不会。主要问题都是围绕你对你所报方向的了解。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觉得面试问这种问题非常好,一方面考察考生潜力,另一方面促使我们必须在报考时就对他们所有的方向有所了解,不至于进了研究所才发现不对路,悔之晚矣。软微对成绩单上的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科目也会问问,比如之前老师就追问了很多软件工程的内容,也问过学过软件体系结构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总体上问的问题算是比较基本的,比如C和C++有什么区别,哪个写出来的效率更高等等。问题问得非常广泛也有一定的深度,不是几天就能准备好的,主要考察的还是底蕴。当然也会问到一些别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高考时报了XX大学,家里人都是干什么的等等,实事求是说就好了。
我在前面说过,考研复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要付出很多,要过早五晚十一的生活,要在图书馆一泡泡一天。看着周围同学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都比我们要清闲,退出的想法谁敢拍着胸脯说从来没有过呢?但是同时我仍然觉得,复试不轻松,但是很简单,确切说是单纯。只要有一颗单纯的心,不问别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没有问题。复试我虽然紧张,但是我确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果,因为我相信天道酬勤。事实证明,只要工夫下到了,坚持住了,方法对了,那么就一定能够成功——重要的是踏实!坚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