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肖杨
通讯员卢媛
“这个假期,孩子忙着捣鼓各种电子元器件,还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电脑。”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班的董子岩暑假生活十分忙碌,他的妈妈表示,在家期间孩子废寝忘食琢磨各种小发明,经常拿着胶枪、电焊,全身心投入到小小的电路板上。
作品曾获大赛金奖
“电视上消防员灭火时,要用双手握住水枪射向火焰,很危险。能否设计一种智能寻找火源的喷水枪呢?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小型智能灭火机器更实用,可让灭火关口前移,像消防机器人般保护人们。”今年上半年,董子岩凭借自己发明的“少年号”智能移动灭火机器,斩获第四届上海国际创新发明赛金奖。
这是一款结合蓝牙智能寻找火源并自动灭火的小型机器,外形为微缩型消防车模样。配备主板电路、火源点、火焰传感器、抽水泵、喷水枪等。“少年号”的创新点在于可自主移动、智能寻找火源精准灭火,并发出消防警示音,将火灾扼杀在摇篮中。
当然,“硬核”少年非一日之功练成,华一美联班班主任张福老师介绍,董子岩平时就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爱动手的孩子,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外坚持实践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开设了实践创新类的校本课程,包含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编程、卡巴机器人、平面广告设计等,董子岩选修了scratch编程和奥数,“想用兴趣选修课学到的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暑假期间,董子岩在家里忙着捣鼓各种小发明,自己网购了MP3电路板、电阻、锂电池、喇叭等,做了一个MP3并三次升级换代,然后在网上录歌,手机蓝牙遥控播放。他还用灯带、灯泡、USB接口、锂电池、木板等做了几个不同型号的照明灯,停电时可以应急。他用笔记本电脑开了一个服务器,有时候跟小伙伴们约着一起玩《Minecraft》沙盒建造游戏,修铁路、建房子……
这个假期,他终于圆了装机梦。他用64元网购了CPU、主板和内存,45元买了硬盘,用家里现有的旧显示器、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亲手组装了一台电脑,并安装了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可以上网,用QQ,编辑文章等。后来他觉得CPU不行,于是又花14元网购买了CPUE,准备改进电脑性能。
从小爱观察爱动手爱思考
董子岩对发明创造非常感兴趣,他说长大后想当计算机方面的科学家,对未来的规划也渗透在课程学习的一点一滴当中。小小年纪是如何培养对发明创造的兴趣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呢?董子岩的妈妈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和育儿经验。
据介绍,董子岩从小就爱观察身边的事物。他每到一个城市,都会认真观察当地的红绿灯,北京的灯、上海的灯,河北河南的灯,云南贵阳的灯……都不一样。疫情期间,他经常在家看福尔摩斯探案集;上学后,他几乎将华一美联图书馆里有关福尔摩斯的书都借来看了。“你们只是在看,而我是在观察。”福尔摩斯的口头禅也常挂在他的嘴边。
爱动手,是董子岩的另一个特质。大约八岁时,他开始在武汉市青少年宫小小科学家上科学启蒙课。每周一次课根本满足不了他,于是就同时上两个不同阶的班。寒暑假接着上冬令营、夏令营的课。后来又跳级到高创班,最后进入发明竞赛班。那里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琳琅满目的发明创造,深深地迷住了董子岩,他成了小小科学家“赶不走”的孩子:每次去都要待一整天,直到下午六点张晓东老师下班,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爱思考,是董子岩的第三个特质。在爸爸的影响下,他喜欢上了Arduino,一款便捷灵活的开源电子原型平台,包含硬件和软件。于是埋头看各种有关Arduino的书,有的书很厚,三四百页,有的书很难,全是专业术语。妈妈问他,能看懂吗?他说开始也看不懂,多看几遍,多想几次,就懂了。后来他接触了Scratch和C++,一开始啥也不会,就自己琢磨、查资料。有一次数学考试,他记错了π的倍数,回家后坐在电脑前,想方设法用C++编程,做出了一个π表,把π的1-倍都算出来了,还打印了好几份送给室友们。
“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是好奇心,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发现、鼓励并支持孩子的特质发展。”董子岩的妈妈表示,好奇心驱使孩子在电子世界里尽情探索,学习的边界也因此一点点拓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