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编程学而思编程等线上少儿编程课测评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想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除了数学思维课程,还有一门热度很高的课程,也备受家长欢迎,那就是少儿编程。

说到少儿编程,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录播和直播这2种上课模式。今天我主要盘点一下几家知名的线上编程课,按以下四大模块来讲解:

录播课直播1V1直播小班课(1V10及以下)直播大班课(1V10及以上)

01录播课

上课模式:主要采取视频的形式去引导孩子理解学习内容和完成任务操作。辅导老师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为孩子解决上课中遇到的问题(辅导老师不用和学生面对面)。

适合孩子:通常适合自觉性高,以培养编程兴趣的孩子。

1.核桃编程(6-12岁)

课程体系:核桃编程的课程体系是从Scratch到Python再到C++竞赛的这一条线路。

但实际体验后会发现他们目前的重点还是在Scratch图形化编程这块,Python和C++目前还没有开设体验课。

特点:录播模式结合游戏化的闯关模式,趣味性比较高。

2.西瓜创客(6-12岁)

课程体系:分为主修课和选修课。和核桃编程一样,目前只能选择Scratch图形化编程体验。

特点:Scratch课程从第4课开始,会从中文版缓慢过渡到英文版,相对来说比其它编程课难度更大。

3.和码编程(小学阶段)

课程体系:它家的课程体系主要是Scratch和Python,但体验课依旧只能选择Scratc。

特点:主打和数学思维结合,比如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奇偶数等内容,更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需求。

02直播1v1

上课模式:真人老师1v1视频/语音授课。

适合孩子:有明确的编程学习需求,或需要有针对性辅导,上课时间相对灵活的孩子。

1.傲梦编程(全年龄段)

课程体系:傲梦的课程体系主要是Scratch、Python、C++三大类。

特点:1v1的互动体验相对比较好,老师和学生实时互动,辅导更有针对性。但是比较挑老师,可以跟傲梦的顾问争取对有空余时间的老师进行挑选。

2.VIPCODE(小初高)

课程体系:VIPCODE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机器人编程、Scratch、Python、C++。

特点:采用分屏操作的上课设备,孩子的独立任务完成度更高。比较挑老师,但是机构一般不会给选择老师的权利,如果上课老师不合适可以申请更换。

03直播小班课(1v10及以下)

上课模式:有1位真人老师,多个孩子共同上课,采取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固定任课老师,固定同伴。

适合孩子:自觉性比较高,耐心程度比较好,逻辑理解能力比较强的不需要针对性辅导的孩子。

1.编玩边学

课程体系:有Scratch、Arduino、Python和C++,Scratch和Arduino主要是低龄的兴趣培养。

特点:对比其它机构,编玩边学有Arduino硬件编程的选择,课程设计主要是直播+小班指导结合。同伴有时是助力,也可能成为干扰。匹配到合适的同伴非常重要。

2.童程童美(全年龄段)

课程体系:童程童美有线上和线下课程,线下主要是乐高和机器人的学习,线上线下都有Scratch、Python、C++竞赛的内容。其中童程童美的Python体系比较庞大,涉及到Web网页/服务器、人工智能等。

特点:翻转课堂模式,同伴的干扰减弱,比较像升级版的录播课,学习内容的质量有保障,有真人老师引导,但是上课时间过于固定,灵活度比较低。

04直播大班课(1v10及以上)

上课模式:有一位主讲真人老师,10人以上的学生听课。采取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学生和主讲老师间只能通过讨论区讨论问题。

适合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都较强,不需要针对性辅导的孩子。

1.学而思编程

课程体系:有Scratch、Python、C++课程,主打信奥考试路线。

特点:课程体系较全面,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播老师的实力比较强;但大班课对于孩子来说没有针对性,学习内容也比较浅显;而且不同等级间课程无衔接,没有平稳过渡。

2.猿编程

课程设计:主打Python学习,走程序设计方向。

特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相对单一;Python入门门槛较高;大班课对部分孩子而言没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今天分析的这9家线上少儿编程课各有优劣,选录播还是选直播?选1v1还是选1vN,还是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去分析。我还是那句话:按需选择,不要盲目跟风!

如果大家在编程课程的选择上还有疑问,例如哪家编程课性价比更高?1v1编程课该如何选择老师?等,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