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C语言源程序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
掌握程序的组成;掌握C语言的结构
2、能力:
能正确识别源程序的组成元素;
能正确描述源程序的结构特点;
能准确认识C语言的书写规范;
3、素质: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体验编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函数
课时:2课时
课型:理论讲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是在70年代初问世的。一九七八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t合著了著名的“THECPROGRAMMING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C。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
早期的C语言主要是用于UNIX系统。由于C语言的强大功能和各方面的优点逐渐为人们认识,到了八十年代,C开始进入其它操作系统,并很快在各类大、中、小和微型计算机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二、C语言的特点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C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此外,C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从而形成了多种版本的C语言。
三、注释符
C语言的注释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开头,在中间加上注释内容,并以“*/”结尾的段落注释符。在“/*”和“*/”之间的即为注释。
另一种是以“//”开头,后面加注释内容的单行注释符。在“//”之后的即为注释。
程序编译时,不对注释内容做任何处理。注释一般可出现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注释用来向用户或程序员提示或解释程序的功能作用。
四、函数介绍
1、函数的概念
函数时具有规范的格式要求,为实现某种功能的程序段,是C程序中独立的功能模块
2、函数的构成
函数由函数头和函数体构成,函数名后必须有一对(),小括号是函数的标志;函数体由{}围起来的语句序列。
函数是C程序的基本单位,C程序是有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的,其中有且只有一个main()函数。
分号;是C语言语句的结束标志,一个程序行上可以写多个语句,一个语句也可以写在多个程序行上。
四、分析程序
1、#include”stdio.h”/*预编译命令*/
main()/*函数头*/
{/*函数体开始的标志*/
inta,b,s;/*定义3个整型变量a,b,s*/
printf(“输入两个整数a,b\n”);/*输出提示信息*/
scanf(“%d%d”,a,b);/*输入两个整数a,b*/
s=a+b;/*计算两个整数a,b和s*/
printf(“a+b=%d\n”,s);/*输入两个整数a,b之和s*/
}/*函数体结束的标志*/
2、#include”stdio.h”
main()
{
inta,b,m;
scanf(“%d%d”.a,b);
m=max(a,b);
printf(“max=%d\n”,m);
}
Intmax(intx,inty)
{intt;
if(xy)t=x;
elset=y;
returnt;
}
五、小结
1、程序有函数构成
2、函数由函数头和函数体构成
3、函数体内为语句,语句放在函数体中,用{}号围起来的。
4、语句结束的标志是分号
六、作业
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