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
假期的安排折射着人生的智慧与道理。广州鼓励就地过年,这个寒假中小学生如何度过一个安全并有意义的假期?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升学政策变化,教育培训市场美术、编程、体育等素质寒假班火爆;各大中小学校都对学生如何过好假期作出指引,布置了能丰富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寒假任务;校长们主张不要用报班、刷题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占满。
图/视觉中国
素质教育寒假班火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教育机构发现,传统的语数英等学科类寒假班,报名人数、课时等方面延续往年态势。但由于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公民同招”的政策变化,各大教育机构都增加了素质类课程,且报名人数明显增多。
广州学而思负责人介绍,今年寒假班既开设了学科类课程,也有科学课、编程课等素质类课程,成为不少家长和学员的新选择。原因是“如今的家长更理性,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多数家长会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帮助孩子更好地查漏补缺,发展兴趣爱好。”
卓越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教育政策改革及市场需求在寒假期间增开了从小学低年级到初中的各类编程课程,其中包括图形化编程、Python以及C++课程。随着家长对政策的了解及解读,小学及初中家长咨询、报名编程课程的数量成倍增加。在课程选择上,家长更喜欢与编程等级考试相关的课程;难度上倾向于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授课方式上,十人以内的小班占比最多,个别家长还会有一对一授课的需求。
立尚教育负责人介绍,家长对素质教育需求明显增加,该机构美术课程报名火爆,而线下大语文课程的试听和报名人数也有所增加。
此外,在线课程也成为寒假里不少家长的新选择。疫情期的网上学习增加了孩子和家长对线上学习的接受度,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学习,不仅能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还能节约不少时间。例如广州学而思在线科学课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课程,包含物质科学、生物生命、技术工程、地球宇宙四大主题课程,让孩子在家进行科学小实验。
体育集训班受热捧,持续集中锻炼
去年开始,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广州中考体育分数提升到70分,且难度提升回归省标,体育中考加入“三大球”,未来将与语数英同分。此外,教育部表态正考虑将体育纳入高考。
考试政策的变化加大了家长对体育的重视度,寒假难得的假期,家长们也给孩子安排上了体育锻炼。羽毛球、篮球、网球、游泳、跳绳、足球等集训班火爆。
为3岁半到12岁青少年提供网球教学的ATA网球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寒假因为鼓励就地过年和天气暖和,新学员有20%的增长。寒假期间约课频率增长有50%以上,经常满班要抢位。
除了有实体店铺的机构,消化更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是位于社区或学校周边、没有实体店铺、“个体户”式的个人或小团队体育培训班。
“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在体育老师开设的校外篮球班学篮球。”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在番禺大学城开设篮球寒假班的黄教练告诉记者,“今年很多学生家庭选择就地过年,报名人数比往年增加近50%。一些孩子在家不愿意运动,父母也没空监督,就送来寒假班,连续上10天,每天90分钟,持续有计划地运动,运动量增大还能练习中考体育项目,家长很欢迎,有的家长连续给孩子报两期共20天。”
刘教练在天河汇景开设羽毛球寒假班,“目前有近百名学员,主要来自附近小区和学校的孩子。我们没有实体店,靠家长之间口耳相传,租用场地教学。”
家住客村的江女士,给五年级的女儿选择了位于四季天地的“万国体育”学习击剑,“离家近,剑馆每天都有排课,放假以来女儿自己每天去上课,非常方便,体质感觉明显提高。平时课业比较重,每周最多运动两次。”
学校寒假安排:形式多元,加强情感体验
广州市执信中学等多所名校校长都主张,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不等于要多报班、多刷题、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教科所所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郭春曦认为,寒假是学生能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假期安排应生动活泼,强化个性和兴趣发展,增强孩子家庭情感及与社会的联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各大中小学校都对学生如何过好假期作出指引,布置了形式多元的寒假作业,丰富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
广州市执信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发动全校学生和家长,假期家庭总动员,亲子共读一本书,一起去旅行,一起做运动,一起分享看电影的感受……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设计独家寒假活动榜单。同时建议父母不囿于一时成绩,需考虑孩子长远的发展,比起学习结果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