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出国留学的申请过程中,除开作业成绩,标化考试成绩之外,便是Essay和ActivityList了!这两个都属于非学术性却被高度重视的关键材料。在上一期的内容里,我们对Essay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HotEssay小编就来讲讲ActivityList。
有人会问:ActivityList不是随便填填的吗?有什么好讲的。
No,no,no,ActivityList写的好比Essay还管用!
什么是ActivityList?
ActivityList是CommonApp的一个申请环节,你需要在上面简述你在学术课程以外做过的活动。这是一个向美国大学展示你软实力的绝佳机会。
布兰迪斯大学国际招生副主任JorgeDelgado曾说过:“人的一天只有这么多时间,学生是如何在学术领域之余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我们能从课外活动中看到申请者是如何追求他们的热忱和兴趣的,并且推测出这些学生是否适合我们的大学。”
布兰迪斯大学
所以,ActivityList要回答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招生官知道你如何支配你的课外时间。这个“how”要体现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还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你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或者你是一个可以接轨的“潜力股”。
如何完成一个精彩的ActivityList
展示知识、技能和价值
你所提及的活动中你做了哪些事情,其中运用到了你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活动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招生官想要知道的。
但很多学生往往遗漏了这些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小编建议你在填写前可以先思考一下,下面这几个问题:
01.我做了什么?
我是否列出了所有的任务,还是只列出了几个?我忘记了什么?回去检查一下。
我是否列出了我所完成的任务?有哪些任务是超出我职责范围的?
我是否遗漏了任何奖项、不常见的成就?
02.我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是否解决了我个人的问题,比如战胜了个人的挑战?
我是否为我的朋友、家人、学校和社区解决了问题?
我是否在解决一个更大的,也许是全球性的问题?
03.我学到了什么经验/技能?
我学到了哪些软技能(沟通、社交、耐心)?
我有没有学到具体的软件(Photoshop、FinalCutPro)?或者学到什么语言(西班牙语、C++)?又或是什么生存技能(如何清理鱼类、生火)?
我比以前更擅长做什么?如果让我再做一次,我会改变什么?我未来会做什么?
04.我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是否对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产生了影响?有谁从中受益了?
这个活动对我个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怎么改变?
05.我该如何运用我所学的?
上大学后,我该如何继续发展这项活动?
讲的太抽象?还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个举例:
看完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使用更有力度的动词
文字的表达方式看起来会让人觉得很单一,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在写ActivityList的时候只会用到普通的动词,招生官看了可能也就觉得一般般,但如何透过文字让招生官感受到你的情绪或者是强烈的意愿。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更有力度的动词。
比如说,teach这个动词可以用,但当你替换成coach,mentor,train,demystify这些词汇时,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随之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有力度的动词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把organize替换成arrange,cata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