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年版)》的有关情况。教育部携多位教育专家,历时4年完成。
与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的课程方案有哪些主要变化?
新课标重新修订了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方案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将于年9月起执行。
但在众多改革科目中,有一匹黑马,着实吸引了橙叔的目光。
那就是信息技术学科,让我们先来看张图
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相比于版课标,此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在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上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发展选择空间。可以看出,“新课标”大幅度减少了对于基本软件使用的要求,而大幅度提升了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网络空间安全等知识面要求。
人工智能进入高中“新课标”
修订版本的方案中,把高中学习内容分成了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在信息技术课程上,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高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
数据与计算:
(1)了解数据编码
(2)学会采集、分析、可视化数据
(3)学会一种程序语言,并使用程序语言完成简单的算法
(4)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与社会
(1)知道信息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可以开发简单的信息系统
(3)判断安全风险,了解安全防范技术
(4)学会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
年9月启用的新教材中,Word、Flash、FrontPage、Access等软件或将退出信息技术教科书舞台,随之用于替代的将可能是对于学生来说更有价值的Python、Numpy、Matplotlib等新技术、新内容。
编程成为必修内容
还记得橙叔之前就说过,以少儿编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学科将被纳入高考,这次编程地位直线上升,成了高中孩子的必修科目。
此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在艺术(音乐和美术)、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上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发展选择空间,这次的教育改革,真是太STEAM了。
而国家让中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也早已开始。去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而教育部考试中心于年10月11日发布了“关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体系调整”的通知,决定自年3月起,在计算机二级考试加入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科目。
说到这里,橙叔给大家推荐来自以色列的儿童在线编程学习网站CodeMonkey,它鼓励孩子动手编写代码,培养编程逻辑思维,通过游戏闯关式的学习,有效地训练孩子在计算机方面能力,迎接新课改的改革方向,从而迎接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
孩子使用CodeMonkey软件能学到什么?
终生受益的逻辑思维孩子需要思考游戏中的解决方案,画出角色前进路线,完成任务,并将游戏中角色的路线变成计算机代码符号,思维从形象转变为抽象。
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CodeMonkey是一个超级好玩的编程闯关游戏,一共关,关卡和关卡之间联系紧密,由易到难。孩子会从开始的左转、右转慢慢深入到后面的抽象编程语句,循序渐进,非常适合孩子的学习认知模型。
印象深刻的数学知识数学和编程密不可分,CodeMonkey不仅在许多关卡中融入了小学会学到的角度、测量等数学知识,更是随处可见添加辅助线、分类合并等数学思想。在游戏中运用数学,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识应用能力。
随处可见的英语单词CodeMonkey的核心特点在于,他是一个全英文的编码环境,同时,又巧妙的照顾到了中国的孩子,每一个英语单词在游戏界面中都有与之对应的物体和按钮,孩子一看就懂,记忆深刻。
货真价实的编程代码不同于Scratch等图形拖拽式编程软件,CodeMonkey教孩子的是真正的编程语言-CoffeeScript,学习完毕后,可以无缝对接Python、C++等纯代码的高级编程语言学习,为信息学奥赛(NOI)打下基础。
看起来是不是很好玩?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编程,在编程中锻炼逻辑思维,也巩固了编程的语法知识,真正的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未来将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爆发的时代,到时将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有着基本的编程技能,才能做未来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