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C++ >> C++介绍 >> STM3201STM32Cube

STM3201STM32Cube

0序言

前面的文章介绍了STM32主流IDE并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做了评价,最后选定了STM32CubeIDE做为最终的IDE,本文将介绍STM32CubeIDE的使用方法。

1STM32CubeIDE简介

STM32CubeIDE是ST官方推出的开发工具,整合了STM32CubeMX和TrueSTUDIO,并且免费使用,支持Windows、Mac和Linux,是一款跨平台商业性非常友好的IDE。

软件在安装时最好安装在英文目录下,以防出错。安装完成后需要选择一个工作空间即Workspace,这个工作空间最好也是用英文目录。

2工程的建立

打开STM32CubeIDE的软件

选择File-New-STM32Project

选择STM32Project工程后会弹出器件选择的界面,这个界面的功能也是我很喜欢STM32CubeIDE的原因之一,该界面有三个选项卡,分别是MCU/MPUSelector,BoardSelector,CrossSelector。

MCU/MPUSelector是选择STM32芯片所用的选项卡,它可以根据Core(内核种类,即cortex的哪个系列)、Serial、Line、Package等选项来筛选STM32的芯片。

Core是ARM内核的种类,即Cortex-M0、Cortex-M3、Cortex-M4等。

Serial是STM32的产品的系列,即STM32F0、STM32F1、STM32F4等。

Package是STM32芯片的封装,有LQFP48、TSSOP20等等。

这些选项都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知道产品型号的前题下帮我们筛选出符合我们要求的芯片。

例如当Core选择ARMCortex-M4、Serial选择STM32F4、Package选择LQFP后,可以系统会自动帮我们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芯片型号,筛选结果在右下方显示。

BoardSelector主要针对的是ST公司发布的开发板,可以根据参数来选择相应的开发板,由于这部分功能很少用,在此不再做过多介绍。

CrossSelect功能是和其它公司的芯片型号做对比的,软件会根据所选其它公司芯片型号给出推荐的STM32芯片型号。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功能,只是我没有用过。

通常情况下,当知道所用芯片型号后,可以直接在PartNumberSearch下方输入型片型号,系统则直接筛选出型号。例如要对STM32FVET6这款芯片建立工程,直接输出STM32FVE后,系统会在右下角输出筛选出的结果。

双击筛选出的芯片信息,即可建立对应的工程配置界面。

从弹出的STM32的工程配置界面我们需要为工程起名字(使用英文),然后指定存储位置。选择好开发语言是用C还是C++。其它两项按默认即可。点击Finish按键,结束工程的创建,然后会弹出STM32CubeIDE的开发界面。

界面的最上面是IDE的菜单栏,里面有很多选项,其中大部分基本上用不到,后续会专门写文章来讲解STM32CubeIDE的菜单。

菜单栏的下方是工具栏,里面的功能都是开发时经常用到的功能,有编译、调试、搜索等功能,后续会写文章讲解。

界面的左侧是工程的文件结构。主要有:

Include:这部分是工程自动生成的需要用到的头文件,一般不用改动。

Core:这部分是工程的核心文件夹,里面的main.c文件是main函数的入口文件,代码的编写主要在这个文件里完成。

Drivers:这部分是工程自动生成的需要使用到的驱动文件,一般不用改动。

xdqrshi.ioc:以工程名命名的图形化配置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STM32FVETX_FLASH.ld和STM32FVETX_RAM.ld这是STM32FVET链接文件,其中内容较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看懂,后面会写文章详解。

这些文件的结构里的内容会根据ioc配置文件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基本结构很少变化。在这里要特别推荐这种文件结构,非常简洁直观,一眼就能知道哪些内容需要用户改变,哪些不需要。

界面的右上方是芯片功能的图形化配置界面,是当初的STM32CubeMX功能,只是被集成到了STM32CubeIDE里了,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功能。后面会写文章详细讲解这个图形化配置界面如何使用。

界面的右下方是各种编译信息的输出位置,程序有什么错误提示可以从这里得到。由于刚建好工程时没有做任何程序的编译,因此为空白。

03结束语

本文对STM32CubeIDE开发环境如何建立工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的芯片筛选功能个人觉得非常强大,可以提高芯片选型的效率,这也是笔者非常喜欢的功能。后面又介绍了工程的文件结构以及工程的配置界面,特别是工程的配置界面直接关乎到后续的工程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后续会专门写文章详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