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云计算下半场,不再像上半场在纠结要不要上云,而是讨论怎么上云?才能把云计算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如何把云计算与不同的业务场景深度结合?如何让技术真正作用于企业?如何节省企业IT部署成本?
谁也不知道答案,直到“云原生”来了。
◆◆云原生是什么◆◆
云原生是什么?这个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义,姑且以老大哥CNCF的定义来了解云原生。
老大哥?CNCF?
CNCF,全称为CloudNativeComputingFoundation,中文译为“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成立于年12月11日,CNCF是Linux基金会旗下的基金会。CNCF致力于培育和维护一个厂商中立的开源生态系统,来推广云原生技术。CNCF是云原生领域影响力最大最有话语权的组织。
说起CNCF的故事,还要从Cgroups(controlgroups,控制组群)开始说起,时间轴回到16年前。
年,谷歌开始使用容器技术,于年发布了Cgroups,最初叫ProcessContainer(进程容器)。
ProcessContainer的目的非常直白,它希望能够像虚拟化技术那样给进程提供操作系统级别的资源限制、优先级控制、资源审计能力和进程控制能力。带着这样的设计思路,ProcessContainer在年由Google的工程师正式推出后,第二年就进入了Linux内核主干。
因为在Linux内核中,容器(container)这个名词有许多不同的意义,为避免混乱,就更名为ControlGroups,也就是Cgroups。
年,Docker项目正式发布,年,K8s项目也正式发布。
原因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有了容器和Docker之后,就需要有一种方式去帮助大家方便、快速、优雅地管理这些容器,这就是K8s项目的初衷。
K8s是云原生的基石,后面会细讲。在Google和Redhat发布了K8s之后,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年,由Google、Redhat以及微软等大型云计算厂商以及一些开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了CNCF云原生基金会。CNCF成立之初,就有22个创始会员,而且K8s也成为了CNCF托管的第一个开源项目。
在这之后,CNCF迅猛发展。截止年2月,从